“我想打三只弓箭箭头,还有五个捕兽夹子,材料就从这锅里出。”
还好原主有把小刀,虽然不算特别锋利,但回去磨磨也能使用,否则搞不好还要他倒搭银钱。
这是一口八印大锅,八印是戚长夜自己估的,他也没时间工具去测具体大小,现代社会的八印锅通常有九公斤重,不过不同位面冶铁制造技术肯定存在差异,戚长夜估计他手里这锅得有二十五六斤。
就像金店可以自己带金去打造首饰一般,铁匠铺子也支持自带材料出个工费,当然也可以将家里不用的铁器送到铺子回收&ash;&ash;不过几乎没有人家会这样做,像锅啊农具啊哪个不是日常生活的必须用品啊,铁这东西只会生锈不会腐烂,一件铁器能当成传家宝传上好几代,把锅卖了农具卖了日子不过了?
更不用说这东西好卖不好买,大燕朝有规定,百姓买卖铁器必须登记户籍,由铁器铺子登记记录后定期将册子送到官府报备,盐铁历来是朝廷重点把控项目,每个县镇每家铺子卖的数额都是有定量的。
所以老铁匠格外欢迎戚长夜,这意味着账上将多出二十几斤的铁。
或者他也可以转手将这锅卖给其他人,还能再多赚上一笔银钱。
所以戚长夜特意说了句“材料从这锅里面出”,二人彼此心照不宣。
老铁匠的态度极好,一口大铁锅共计一千二百多枚铜钱,去了戚长夜要的那些东西还能剩下七百三十文,老铁匠收下铁锅从匣中取了银子,同戚长夜约了个时间让他过来拿东西。
弓箭箭头好做,捕兽夹则要麻烦上一些,这附近会上山打猎的人到底还是少数,铁匠铺子里也没有可以让他拿的现货。
七百多枚铜钱鼓鼓囊囊地揣了一大包,戚长夜转身去了买卖的市集,他的身上还带着从癞子那里拿回来的一两多银子,边走边思索着稍后要买的东西。
粮食是肯定要买的,米面粮油样样都缺,针线倒是不需要,戚母在世时家里常备着,戚长夜早上刚过去看过,五颜六色还剩几小捆呢。
下午就将弟弟从戚家大院里接过来,多住一天就可能多发生些矛盾,不如早早接过来算了。
家里没有小哥儿能用的东西,也要适当备上一些。
还有赵岁岁的。
全身上下只有那一身破破烂烂不能再穿的衣服,等新衣服改好就要换掉,总不能连件换洗的衣服都没有。
第9章
戚长夜先进了布庄。
镇上共有三家布庄,针对的客户群体也各有不同,戚长夜进的就是这家主要面向村人百姓的。
镇上的消费能力到底不如县里,台面上摆着的也都是些耐脏耐磨的粗布,精细些的布料都收在柜台后方,若有需要唤来小二自会将其拿出。
贱者裋褐枲裳,这个朝代布料仍以棉麻偏多,绫罗绸缎都是大户人家才穿得起的东西,店里只有零星几个村民百姓,见到戚长夜都有些害怕。
&ash;&ash;倒不是认出他了,戚五在附近村落里是有些名气不假,镇上三教九流之徒也多识得他,但也仅限于此了,镇上住着那么多人,更多的还是踏踏实实讨生活的百姓。
她们畏惧是因为戚长夜身材高大面容凌厉。
原来的戚五还好一些,有些吊儿郎当混不吝地,见到熟人也会开上几句玩笑打趣上三言两语,脸上的笑容虽然常常让人不太舒服但也仍旧有个笑模样,戚长夜则常年阴沉着一张脸,没穿越时甚至听人私下议论过“别人欠他五百万”,虽然长相确实不错但实在是冷的骇人,又因为工作的缘故自带着股冷峻气场,一年到头脸上都做不出三个表情,别说是小姑娘了,一些胆小些的男人见到他的第一反应也是“这人看着就不太好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