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9  晟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以地为生的农家人根本见不得这样凌乱荒废的园子,恨不得能长出八只手来现在就将这园子种满了蔬菜种的生机勃勃绿意盎然的,赵岁岁满心都是怎么将菜园收拾出来,园里满了田里的种子下了,农家人生活的底气便也足了。

赵岁岁抓着一把小葱回了灶房。

戚长夜已经开始和面了,赵岁岁不由得瞪圆了眼睛,戚五独居会弄些吃的非常合理,但他没想到对方竟然连和面这种活计都会,且动作还非常娴熟&ash;&ash;少量温水倒入面盆、随着搅拌的动作逐渐添水,反复按揉直到将面粉揉成一整个大的面团,一看就知道不是第一次做这种事了。

他手上臂上都很有劲,这面若是用来下面条肯定非常劲道。

赵岁岁脑中蓦地闪过这样一个念头。

他没看太久,站了片刻就去将摘下来的葱叶洗了,回来时正见着戚长夜将揉好的面团放到盆里,找了锅盖罩在上方。

不同的面食似乎有着不同的和面技巧,讲究些的甚至会根据面食品类选择凉水或温水热水和面,戚长夜目前还处于填饱肚子的阶段,烙饼省事也好存放,蒸馒头倒是也可以,但他家里没有能下饭的菜,总不能一家三口早上起来干啃馒头吃。

醒面需要一段时间,戚长夜洗过手又回去忙活起他的那张竹弓,毛竹的粗细是他精心挑选过的,看着是一大根竹子,真正能用到的实际上却只有其中一截。

他将毛竹上的枝杈砍掉,按照自己的身高选了其中一段,戚长夜从灶膛里抽了根他烧水前特意塞进去的木柴,用这根非常不正宗的“临时炭笔”在竹子上标记了几处位置。

磨了好几下才勉强标记出一处,轻轻一抹就能蹭掉,但也没有别的办法了,环境如此只能凑合。

戚家柴房里留了把锯子,帮戚长夜节省了不少时间和体力。

制作竹弓的竹子其实最好先提前晾干水分,再不济也要用火苗熏烤上一番,这样做出的竹弓会更加坚韧,使用寿命也会更长,只是这把竹弓是他练手和临时过渡用的,他甚至连弓弦都只能用棉线代替,时间紧迫方方面面都做不到完美了。

但只要给他足够的材料,戚长夜连复合弓弩都能搞出来。

竹弓这种东西只能临时用用,若是想长期使用还得是本朝代的木弓铁弓。

戚长夜在截取后的毛竹中间选了对称的两处,一脚踩着竹子将其固定,手上则顺着划好的痕迹将竹子锯开两道口子。竹身本就中空,他按照劈柴那般将竹子立起,换了把刀从竹子一侧一路下劈,直划到刚刚锯开口子的地方才停止,手腕一分半截竹子便被削了下来。

另外一头也是同样。

他将削好的竹子放在腿上,一手握着一端微微用力弯曲,最基础的弓的雏形便这样显露出来。

正中间的位置片出凹槽留出固定箭的位置、将左右两端的竹片铲出弧形削去弓腹薄层、弓的两端各削出两个小小的刻槽用来套稳弓弦……最后将棉线套在弓的两端打圈套结固定。

戚长夜做这一切都非常细心,没注意到赵岁岁已经估量着时间去将面团拿了出来,戚长夜在院里忙弓赵岁岁在屋内忙饭,一个面团很快便被他揪成了二十几个面剂子。柴火入灶小葱切段,起锅热油薄饼下锅,“滋滋”的油响与葱油香气交织着蔓延出来,随着戚长夜射出的第一支弓箭一路冲到了戚家院外。

多亏他们住的偏僻,否则这香味足够让村人议论上几天了。

弓这种东西不是做好就能直接上手的,还需一点点调整细节和手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驯弓,这期间还要反复打磨弓身的具体细节,反复拉弓直至将弓弦彻底拉满。至于用剩的竹子戚长夜也没浪费,动作麻利地削了几根锐利的竹箭,又摘了几片叶子用刀划出形状充作箭尾。

戚家没有鸡鸭,否则可以用鸡鸭羽毛做尾翼,用高粱或者其他植物的杆来做箭身,昨日砍回来的草杆并不太适合。

古代多用“石”、“力”来形容计量弓,戚长夜手里的这把根本没法和传统弓比较,棉绳弓弦提供不了多大弹力、竹子做的箭杆太过沉重、竹弓的射程和精准度都是问题,没处理过的竹弓也极容易炸弓崩开……但再怎么说也是一件武器,总不至于真的让戚长夜拿着把匕首和砍刀上山。

没见过几个穿越的连武器都要自己制作的。

戚长夜自嘲笑笑。

他将院子收拾了下,戚桐急急忙忙跑了出来,冷不丁对上戚长夜又吓了一大跳,不由自主地向后退了好几步,险些一脚踩上门槛直接坐在地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